馬上注冊,結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社區。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帳號?立即注冊
x
![]()
團風縣委書記李玲。 通訊員陶剛 攝 荊楚網消息(記者柯利華)橋西,是兩個5000噸級碼頭;橋東,是工業園區。總投資5.94億元的羅霍洲大橋,就像一根扁擔,挑起了團風臨港經濟的重擔。1月10日,參加黃岡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的市人大代表、團風縣委書記李玲向荊楚網記者表示,將發揮產業、旅游、物流三大優勢,把團風建設成黃岡對接大武漢的橋頭堡和示范區。
臨港示范區崛起產業“雙子座”
說到產業優勢,團風有兩張靚麗的產業名片:“中國建筑之鄉”、“中國鋼結構產業基地”,是湖北省第一家綠色建筑產業示范縣。
數據顯示,團風與鋼結構關聯的項目已達到52個,年產能達到150多萬噸;以山河集團為首的建筑建材企業發展到88家,產值達到350多億元。
建設臨港經濟示范區對接大武漢,這兩大產業如何作為?
團風縣委書記李玲給出的答案是,重點推進鋼構與建筑企業融合發展,籌建團風綠色建筑產業研究院,推動裝配式建筑生產,著力打造千億產業集群。
裝配式建筑是國家力推的朝陽產業,是綠色發展理念的實踐。李玲認為,團風恰好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,可體現集群式工業鏈的延伸、銜接和無縫對接,加上與武漢這樣的大城市一衣帶水,市場空間巨大。
一山兩湖多故居,武漢最近后花園
團風縣北倚大別山,西接大武漢,是著名的革命老區,革命家林育南、林育英(張浩),科學家李四光,哲學家熊十力,經濟學家王亞南,文學家秦兆陽等一代俊杰均誕生于此,有著十分豐富的人文資源。
在李玲眼里,山水田園風光和人文資源,是團風對接大武漢的第二大優勢。在旅游產業上,團風縣提出的定位是,讓更多的武漢人來團風賞田園美景、享新鮮空氣,把團風打造成武漢城市圈休閑旅游目的地。
據李玲介紹,團風確立以生態旅游、紅色旅游、名人故里游、鄉村旅游為重點構建“四位一體”的旅游發展模式,重點打造大崎山森林公園、牛車河水利生態游游區、黃湖農業現代示范園、回龍山名人故里、黃岡革命烈士陵園等一批特色景區。道觀河寶中龍觀旅游度假區、賈廟鄉一字水生態文化小鎮、回龍山鎮獨尊山生態文化小鎮,正在加快建設中。
2016年,團風縣接待游客95萬人次,實現旅游收入6億元。
羅霍洲大橋挑起物流產業集聚區
羅霍洲位于團風縣城西面長江江心,是長江中游最大江心洲,灘頭總面積2.8萬畝,其長江岸線長達5.3公里,江面寬3000米,是極好的深水良港。“十二五”時期,團風投資10個億建好羅霍洲大橋和兩個5000噸級港口,從水運到鐵運只需要10分鐘的車程。
李玲說,物流是團風對接大武漢的三大優勢之一,團風在整個長江沿線所處的區位非常好,是長江黃金水道、大廣武英高速公路、京九鐵路等交通大動脈的匯集點,尤其是緊鄰武漢、鄂州、黃石、黃岡等大中城市。
羅霍洲大橋已將羅霍洲港口和港口產業園連接起來,構建臨港產業、綜合交通、綜合物流三大體系,武漢提出要做長江中游航運中心,團風要積極融入和對接,目前正在做羅霍洲二期四個碼頭及進港道路、團風長江大橋、江北快速通道等項目的前期工作。 在李玲看來,物流優勢,將是團風縣域經濟新的增長極,且對接武漢產業的聚集效應已經凸顯,閩臺產業新城、金鑼港高新技術產業園、大石代石材城等重大項目先后落戶團風。
大石代產業園距距團風羅霍州深水碼頭3.5公里,距鐵路集裝箱貨運站僅4公里,水陸交通便利。全部建成后可實現產值300億元,帶動4萬人就業。目前,已有40余家國內大型石材加工企業搶先進入園區生產經營。
|